|
情书
本帖最后由 时代·男爵。 于 2011-10-16 13:46 编辑
情书
怀恋信纸时代,那时时光缓慢,情谊细水长流。
【应】
现代社会拥有QQ,MSN,简讯,仿佛有多方便,可你有过等待远方来信的心情吗?只觉“时间是海绵里的水”这话“名人名言,废话连篇”。
绵绵情话可脱口而出,没有焦急等待的浪漫也无纸浆味道的情怀——我认为的现实写照。
便捷许多,但上网时并未觉得时间多余出来,倒是空虚。
小学四年级有了几个固定的笔友,亦开始无心耐性听下老师再三强调的书信体。
慢慢熟心哪种信封物美价廉,慢慢肯定多久就能收到回信。
在“5.12”汶川地震的时候非常焦灼。原因是有几个笔友是四川的,并且离汶川不远。
恐惧、害怕、担心在一个星期后终于得到排解。她说,仅仅感到房子动荡,一切安好,谢关心。
那时候就有讲不出的解脱,卸下包袱的感觉。后来,她升学,我亦升学,就断了联系。虽互加过QQ,但都不习惯在网上聊天,也甚少两人同时在线。
她是彝族的姑娘,没有具体幻想过她的样貌,可从她寄来的照片就能说明,她是再普通不过的朴实勤劳的彝族人了。穿着彝族特有的衣服。还在信中给我讲他们那儿的风俗。让我对彝族了解了些皮毛。
结果笔一停,就几年。就算有时还会跑去塞满大小报纸、杂志、明信片的收发室询问,希望有奇迹发生,却总空手而归。
我苦笑。
沮丧,希翼,渴望。你明白城市里孤单的人的心情么?
虽并不是什么讷于言的人,却十分想要抒发琐碎心情。
【笑】
记不记得《李米的猜想》。里面邓超饰演的方文(或者马冰),时间错乱的写信给李米。未想,李米反复叨念那毫无意义的数字竟也透出一丝“人情味儿”来。
将对方的思念,犹豫,纠结的心情倒背如流,和他一齐痛苦。多么痴情又古老的情意。是的,古时战争年代有多少痴男怨女借书信表现自己的思念,平安呵。
又是否能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圣少女》尾声,着实让那时的我们内心一紧的话。
圣少女本是教堂学院的学生,平时为了正义进行“偷窃”将失物还给失主。而每次行窃之前,都会发预告书给警官的儿子飞鸟二世。让他来抓住这个“神偷”——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
后来飞鸟二世因被复仇的母女囚禁在大楼里,圣少女发来通告说“会将他带走”,而那位囚禁他的魔女却一脸嘲讽。
“这哪里是什么预告书,这明明就是情书嘛。你看,时间、地点都约得好好的。”
确实让我们和飞鸟二世一愣。果然是“你们男生就是迟钝啊”。
在给某位网友书信,打算以此作礼物相送。将心情,想法一一托出,打通了“沟通”的脉络,沾了些文雅之气。
闺蜜过来好奇,道:“给谁的情书?女朋友?男朋友?”
我莞尔,说:“皆不是。为何非得是情书,而不是情丝或情谊?”
她却哼笑一声,说出缘由,“现在除了男女间的,表达情爱之书,谁人还有如此闲情雅致表达纠葛情感。”
她没用问句,用了非常平静而又现实的口吻。
她是对的。
如今,已无人愿用隐喻暧昧的语句来述说自己对对方的情或爱了。
【我】
在我个人情感观里,越是高端科技让人花的心思少,让他人感受到的感情温度就越少。
生日礼物中,我觉得纸媒是热的,手机是冷的。再比如,毛衣,手套,围巾,都是炽热的。亲手做的棉靴温度当然是更易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比香水,鲜花,化妆品,巧克力优雅不是十几倍。
夏天的时候更简,T-桖,冰水,问候,还有洗净的球鞋,床被。这些只在恶俗的大学中才有,而社会中更是绝迹。
听过一个故事。是男经理爱上了一个漂亮的女郎,他吩咐秘书买首饰,鲜花,化妆品,甚至情书都让秘书代劳。自己就等结果。最后,女郎嫁给了那个男秘书。
也许这个故事对经理是悲剧,自己花钱却成全了别人。而对秘书来说是喜剧,对女郎来说则是肥皂剧。
顺便提一下,我也帮人写过情书,女主角当然未同我在一起,因为我根本不知她是谁,更不晓得有什么气质,自然写不出打动人心的语句。那么,男秘书也并非投机取巧,他必定也看上了女郎,打听她的喜好习惯。女郎被他痴情打动,明知追求她的人不只秘书一个,但答应下来也就印证了“没有付出就无收获”的古话,此为妙哉!
【多】
在下雨天的时候,一个人撑着伞走下小路上其实也不是没有问过自己。
为什么要记录下这些文字,它们的意义在哪里?写出来的东西它们有什么价值让我如此疯狂与执着去积攒那些琐碎的情绪和想法。
捧着一杯热乎乎的草莓奶茶。脚下的路有几处小水洼,一踩,便向四周扩散开来。
整个城市,都被压得支离破碎。
其实,那便是生活的意义吧。记下那些细小美好而温暖的事情,让自己清楚现在生活的处境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糟。激励自己,也是鼓励他人。
虽然迷茫前方的路,至少明白脚下的路。
现在,是时间成为时间的时候。
“太恶心了。简直浪费感情浪费时间浪费笔墨!”我闺蜜看到对方给我回信后破口大骂。暗泽说:“自以为是的人太逗了。”我觉得我也太自以为是了。以为所有人都知道书信的真谛。未想有人自以为是信誓旦旦说知道却寄来轻率几笔算是回应。只是我比那人更逗,之前明知如此还苦苦等待。
有时候我问自己书信的意义在哪里?
曾有个读者对我说:你总是记录那些该记录的。
可哪些是应该被记录的,哪些不是?我该记录自己幸福生活然后有意无意刺伤别人,还是刻录自己悲惨世界然后让人可怜呢?
【情】
我姐姐曾收到男友的道歉信,所谓“道歉”内容在我眼中看来不过是无聊的事情,什么“约会有事迟到十分钟”啦,“放学没一起坐同一班车”啊……一系列在常人思维里当面道个歉就解决的事情,我姐竟逼他写下洋洋洒洒六页,我这个写作的也不禁叹服。
我姐更是穿着七分裤,一只脚踩在宿舍书台上大声朗诵传说“汇聚了六名汉子满腔热情的痴心妄想”——后来才知道那六页情书是姐的男友他们宿舍几个哥们儿从图书馆里借来言情小说摘抄,拼接而成(当然,前因后果少不了我“姐夫”在那写流水账……)
我姐的几个姐们儿听完笑得都直不起腰。而女主角更是笑出泪光——我至今都在怀疑,那是否就是“感动”。
而此时,我只觉得那六页“抄袭”来的情书比陈列在橱窗里的时尚装束还要闪闪发光。因为,那堆虚假物质,换不来,那几页真情思。
除了爱情,肯定还有别的什么。
【创作感言】
这次第专栏是以“现代都市人对待感情”的角度书写“懒惰”。由于时代的高速流转,人们都更希望事情办理的快捷、简洁。可惟独感情不可。当上班族都渐渐爱上“快餐”时却已不知不觉失去了最初的美好。那份最真的感情。小时候看过一篇非常短小的言情文字,是关于一个男生习惯为一个女生削菠萝吃,可女生后来同一个有钱的男人去了外国,有一天女生突然想吃菠萝让男友削给她吃,而男友却扔给她一百元说,乖,咱有钱可以去外面买削好的。那个时候,女生终于明白了谁才是真正爱自己的,打电话给以前那个男孩,他只是说,你想吃菠萝的话,那么,你就回来吧。最后她回到那个愿为她削菠萝的男生身边。
完美的结局,却还是十分感动。别认为削一个苹果、一个菠萝是多么轻易的事情,更不应该理所当然的接受他人的关爱。在茫茫人海中,你应该庆幸除了家人以外还有这样一个爱你的人。
与“愤怒”不同,《十年•破晓》是愤怒自己年少无知,然后再非常虚弱无力的去愤怒时光的无情。而《情书》不过是哀叹罢了。对待感情,绝对不能“懒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