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丰山古韵探幽踪(丰山游记第001出)
【开场・绕池游】
(晨雾弥漫,丰山如黛。左家浩持登山杖,王闺阁携古籍,李府亮背行囊,立于 “丰山古韵” 碑前。)
左家浩(整衣,唱):
烟霞织翠笼青峰,古碑横路势如龙。
三十年尘梦萦,今朝来探,看个究竟。
(白)某左家浩,踏遍山河,最爱寻幽访古。闻丰山藏千年秘,特约王、李二位同探。
王闺阁(抚碑,指尖触字,唱):
碑纹斑驳蚀苔痕,字里春秋似有魂。
怯生生,心难稳,怕惊起山中鬼神。
李府亮(展地形图,眼镜滑鼻,推镜,唱):
此山脉络我熟谙,石径蜿蜒入云岚。
莫迟疑,休胆寒,三人同心破迷关!
(左家浩拍王闺阁肩,王闺阁惊颤,古籍滑落,左家浩急接。)
左家浩(笑):王贤妹怕甚?有某在此!
王闺阁(赧然):非是胆怯,只觉这山…… 像有眼睛盯着咱。
【第一折・步步娇】
(众行左侧小径,古树蔽日,光影斑驳。)
【醉花阴】(王闺阁忽指草中石,雀跃,唱)
草窠里石露半棱,纹若星罗乱纵横。
左家浩(俯身拂石,掌心按纹,唱):
雨洗风磨痕未平,倒像虫蛀篆文生。
李府亮(掏纸笔,跪地临摹,唱):
一笔一划细勾摹,似见古人指印轻。
(王闺阁蹲身,发梢扫石,忽嗅香,抬首。)
王闺阁(指坡上,唱):
暗香一缕随风送,紫褐花攒春意浓。
左家浩(抬头,击掌,唱):
《离骚》曾咏纫秋兰,莫非是屈子笔下种?
王闺阁(摘花轻嗅,唱):
此乃丰山独产墨兰,溪谷旁方能见真容。
李府亮(停笔对看,忽拍腿,唱):
石纹原是花影动!你看这勾连,恰如兰茎缠簇拥!
(王闺阁将花簪鬓边,左家浩注目,忽转头咳。)
【第二折・江儿水】
(众循溪行,穿竹林,至隐蔽山谷。)
【皂罗袍】(李府亮指溪,唱)
溪水粼粼如泻玉,符号引咱来此处。
王闺阁(掬水,水沾指尖,唱):
指尖凉透心尖颤,怕前面藏着深潭。
左家浩(拔开路藤,藤刺勾衣,扯衣,唱):
荆棘牵衣休要顾,且向那洞口探虚实。
(洞口藤蔓如帘,左家浩挥杖挑藤,藤落惊起蝙蝠,王闺阁躲左家浩后。)
左家浩(笑):小蝙蝠罢了,吓成这样?
王闺阁(从左家浩肩后探首,吐舌):比蝙蝠更怕的,怕是洞里的……
【第三折・鲍老催】
(众入洞,火把摇曳,照见大厅石碑。)
【红绣鞋】(左家浩指碑,唱)
碑上字如龙蛇走,光从石底透清幽。
(按机关,碑移,现密室,文物琳琅。)
王闺阁(抚青铜器,唱):
锈痕里藏着岁月稠,古卷中写着兴亡由。
(忽闻叹息,众人惊。守护者从暗处出,白发垂肩,衣袂飘风。)
守护者(唱):
守此幽宫数十秋,忽闻客至破清愁。
左家浩(横杖护后,唱):
吾等只为寻古韵,非是盗宝惹烦忧。
守护者(笑,指壁,唱):
壁上画记墨兰事,当年先民种兰稠。
为护芳魂设此局,待有缘人解根由。
【尾声・尾声】
(众随守护者至幽谷,墨兰遍野。)
左家浩(唱):
千年秘辛今揭晓,兰香一缕绕心梢。
王闺阁(摘花分赠,唱):
此花权作相思表,莫忘今日共探劳。
李府亮(笔记本记满,唱):
归去且把奇闻表,丰山故事添新稿。
(三人与守护者作别,王闺阁鬓边兰花欲坠,左家浩轻扶。)
合(唱):
踏月归程心似醉,兰香沾袖梦魂随。
他年再约烟霞里,共赏花开满谷辉!
(众下,唯余兰香绕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