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破晓
冬日的早晨。拿出一条毯子。蜷在沙发上捧着一杯开水打开音响听爵士CD。看到那些在阳光下发白的颜色。被温度僵化的形状。触摸沙发看到浮尘在空气中飞舞。
关上手机,不去上网。无人能找到我。
有人说时间,和风一样。没有形状,没有气味。
风刮过便去了,无痕迹。时间过去,就只剩下赤裸裸的记忆了。可是,我们曾经做出的一切,却得不到任何救赎。
那些记忆,现在有时犹如潮涌,在我失眠的夜里,流过我的脚腕,淹没我的口鼻。
急切的,悲伤的,焦虑的,它们迫使我难以呼吸,甚至不让我流出眼泪发泄。
巨大的月亮像是一个凄凉的布景,整个市区都被笼罩在这个布景下面。
那是最后一个晚上。爷爷从水晶棺材里被抬出来。那年我十三岁,从广州的学校赶回湖北。在大妈家空地旁守丧。没有一点过于激动的感觉。冷静的让我反倒觉得不正常。
听说是脑淤血。
爷爷的脸隔着玻璃盖上了红布。爸爸认为我太小,不愿让我看下面爷爷的遗容。只是指着爷爷的遗像说画家画得很传神。
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孙。所以每到整点我必磕头、上香。按照风俗说法,爷爷已经动身上路。我不断地烧锡箔,跪在地上看着不认识的亲属与爷爷告别。
我非常吃惊自己的镇定与对死亡的冷漠。我奶奶去世的早,而且奶奶突然过世到我明白当时一些种种是如何时,我才只能恨。
恨我自己。
就算咬破下嘴唇,尝到血腥味,也无法麻木当时的自责与愧疚。
很多人都好奇我对老人的态度为何总是那样宁静和充满包容。却又不愿同人们提起,因为那个回忆是一个潘朵拉盒子。
小时候,五六岁的样子,傍晚守在电视前看动画片,至今记得是大结局。可是印象更深的,是自己的行为。
因为奶奶脚很早就跛了,加上后来不小心在瓷砖上摔了一跤就再没有站起来过,一直躺在床上,所以她喝水吃药都要我和爷爷帮忙。
可爷爷经常出去授课,一般只有我在家。
遗传了家族性情暴躁的个性,奶奶叫我的乳名的时候,我往往不耐烦。那天以为她又要我帮她拿桌柜里的药,就过了好一阵子才答应,却无等到回应。随便叫了一句“以后没事儿别叫我!”
却没想过,以后她有事也无法叫我了。
不久我妈端汤给奶奶喝,发现奶奶无反应,忙叫我来。
你知道为什么奶奶会这样就走了么。
她没得什么疾癌,仅仅是大腿骨折却为何这么早就离开了么。
那个时候我自然不知什么叫死亡,甚么叫“过世”都没概念。只看到母亲泣不成声。“你奶奶再也回不来了。”
她是睡着了么?“奶奶,我要我的奶奶!”
再晚一些的时候,爸爸跑回来,旧时的邻居们都来跪拜。接着大伯大妈他们相继赶来,纷纷跪下。哭作一团。
我死死趴在床边,抓着奶奶身上的被子不放。“呜呜,这样我就再也没有奶奶了,您丢下我,你怎么能这样狠心啊……”充满懊悔的啜泣在自然规律面前,一切都是一张废纸。
我一直都很愧疚,多年以后当听到邻居们议论此事时,我更是无地自容。
“是呀是啊,娘娘啊就是可怜啊……是因为怕家里人不耐烦,不敢吃不敢喝……哎呀,因为吃喝总要拉撒啊,就这样活活冻死啦。”
竟然,竟然是这样……
空气仿佛被抽了去。周围的声响也变得异常脆弱。
哽咽住的喉咙,红肿了的眼眶。也是一文不值的吧。因为,因为这些……已经完全没有作用了。就算变成声音哭喊嘶哑成哑巴,就算眼睛再也无法看清眼前事物。都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不是吗?
只能,把这些愧疚,悲伤,懊悔隐藏,用精力和耐心全部弥补给在世的老人。
不管真相是否如此。可我执着认为,那必定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所以,下楼的时候看到行动迟缓的老人,我犹豫着是否应该帮忙。她的动作,她的拐杖,那么似我奶奶的。
“奶奶,要不要我帮忙啊?”
“啊,你莫管你莫管。我可以的。”我欲上去扶她。“还真是客气啊。”
她看着我,冲我微笑。
老家的天气不像南方,当高级轿车迅疾而过时,黑烟呼啸着把整个城市的水面倒影压得支离破碎。
无潮湿的雨季。但下雨后会异常寒冷。
奶奶去世的那天,下了冬天里的第一场雪。
有人说,如果某位老人去世天空下起白茫茫的雪,那便是上帝对死去的人的哀悼。
奶奶生前是资本家。家里的大小姐。世家本来在武汉,坐了一天的船才逃到黄石。对,就是周润发曾经演过的一部电影《黄石的孩子》,就在说我们那儿。
听我爸爸说,我奶奶小时候上学坐黄包车,后面都有带枪的步兵跟着。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可我信,因为听说,以前我奶奶家的大宅院的后花园现在竟成了武汉警厅。
我奶奶在这块儿是出了名的。现在回到老家,别人问我“老子是谁”,我说我爸爸的名字。他们不知道,我姨妈提我到奶奶的名字,老人各个都点头欢喜……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的,反正很小的时候我就跟我隔壁的小孩经常对骂。
“你这个地主。”
“你才是地住!”
这时候他们家的人就捂住他的嘴,往屋里藏……
然而我现在都不知道那个人叫什么名字……我们都只知道对方叫地主。实际上,只有我是“地主”。
可竟未想到时间却如此之快……九年,就这样匆匆消逝在了世界的尽头。
一次晚自习写着作业,突然脑海中闪现出自己的年龄。不禁大吃一惊,“天啊,再过不了多久我就十八了!”
“我是怎么过来的?太可笑了吧……”竟然这样反问自己。
“为何我还觉得自己应该只有十三。”竟然这样迟钝的思维。
“我还未准备好。我还如此幼稚。”竟然这样懦弱和怯怕。
曾经计算过,二十岁差不多上大学,二十四岁有了工作,三十岁有些积蓄可以结婚生子,三十五岁买车买股票。
——连载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