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最时光

悲伤逆流成河

最近两天去看了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很催泪,相对于大部分的青春电影要更悲怆,也更深刻。
齐铭和易遥既是青梅竹马也是同班同学,齐铭一直在用一个年轻男生的勇气和温柔,竭尽所能地照顾和呵护易遥,两个人每天一起上学和回家,走在一起的样子都非常有CP感。
看上去像是大多数青春里,能够顺理成章萌发暧昧情愫的初恋故事。
但是电影里,伴随着易遥因为母亲的疏忽染上性病,随之遭受突如其来的校园暴力,齐铭和易遥也开始疏远,最后,齐铭和另一个女孩子相爱,退出了易遥的世界,也放弃了对易遥的信任和保护。





影片的主题是校园暴力。毫无疑问,易遥每一次遭受同龄人恶意和伤害的时候都让人非常揪心和难受,那些阴冷的黑白画面,每一幕都触目惊心。
但我关注到的一个细节是,易遥在被欺负被霸凌的时候,其实很少看到她哭,她通常都是咬咬嘴唇,低着头忍着眼泪,面对镜头的时候永远是一张没什么表情的脸。
她为数不多的泪水甚至哭喊,要么关于她的母亲,要么,就关于齐铭。
某种意义上,校园暴力对易遥构成的,叫做“伤害”,而齐铭的逃避,冷漠,疏远和怀疑,才真正“摧毁”了她。
我一直在思考,易遥和齐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渐行渐远的?
我记得易遥哭着恳求齐铭相信她,齐铭从她身边面无表情地走过去;
我也记得齐铭每一次想帮助易遥的时候,易遥推开他的手说“你别对我这么好了”,“你别管我了”。





我想了很久,他们到底是谁先拒绝了谁,直到我想起,原著小说里关于他们,有这样一句描述:
齐铭和易遥就像是同一个端点放出去的线,却朝向了不同的方向。于是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里,对齐铭和易遥的家庭环境都是有交代的,齐铭的家庭幸福,对他充满关心和爱,家里条件也不错;而易遥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一名风尘女子,对易遥动辄连打带骂。
然后我意识到,他们两个根本不需要通过某一件事情“渐行渐远”,他们原本的轨迹就是逐渐疏远和离散的。
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截然不同。
2
电影里,易遥曾经情绪崩溃,哭诉着齐铭对她的种种不理解,她跟齐铭说,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觉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站在易遥的角度,这句话非常令人心疼,但是站在齐铭的角度,他真的错了吗?
他的世界就是在一片光亮里,他拥有幸福的家庭和似锦的前程,他想要喜欢一个更温柔,更明媚,更单纯的女孩子,他不能够想象易遥遭遇的苦难和伤害,他也没有办法谅解易遥面对这个世界的愤怒和反击。
小说里,齐铭跟后来的女朋友说,自己曾经一度想要倾其所有地对易遥好,想要掏出自己的全部给她,但最后却觉得,她仿佛是一个黑色漩涡,伸出手去拉她只能随着一起陷下去。如果放开手的话,自己就会站得很稳。
所以他只好逃开她,因为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年轻男生来说,那就是他的不可承受之重。
这就是阶层,这就是差距,这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或许每个人都曾以为,在爱情里追求门当户对或者实力相当是一件非常现实,非常世俗的事情,好像只有那些不够相爱的人才会对利益做出这样的妥协。
但后来你会发现,不是的。
所谓的“门当户对”,本质上是“相似”,我们要有相似的过去,相似的成长环境,相似的人生经历。
很多认为自己真爱至上的人都会提到要和伴侣“三观一致”,我也一直认同,最好的爱情里面,一定要有一点类似于战友一样的感情,你们要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把彼此的勇气合并起来,共同对抗这个世界的风霜雨雪。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只有这种大量的“相似”,才能衍生出一致的“三观”。
同样,让你们能够并肩作战的,并不是你们的爱情有多强烈,而正是你们是否有相同的目标,以至于能够走上同一个战场的同一条战线。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即使你们存在强烈的吸引,但你们与生俱来就站在对立的阵营中,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没办法把他拉扯到你的世界里来,你们只有筋疲力尽,两败俱伤。





就像是齐铭没有和易遥经历过同样的青春和伤痛,所以齐铭可能会对易遥产生好感,同情,怜悯,但他不可能发自内心地,想要和易遥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这也注定了,他对她的感情永远不可能升华到爱。
3
我承认,在一部青春电影里,看到这种非常现实的差异可能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
这里面暗藏着一个很多人都存在的思维误区:既然大家都是同一所学校的同学,每天朝夕相处,能够成为朋友,那么就应该是生活背景“差不太多”的。
并不是。
即使你们在同一个学校,穿着差不多的校服,用着差不多的文具,拥有差不多的考试成绩,但你们背后依然有可能有着天壤之别——比如另一部电影《天才枪手》里就有类似的桥段,两个表面上手拉手的闺蜜好友,一个只能拿奖学金抵学费,另一个则能给学校交得起高额的赞助费用。
与之相似的是,你的同事,网友,旅途中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都有可能是这样。
这个世界有时候会变得看上去扁平很多,让你和所有人都有机会平等对话交流——如果你愿意,你甚至有可能和马云王思聪在微博互动。
但这并不代表你们就能真的跨过阶级的天堑,不是吗?
另外我也知道,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学生时期是为数不多不需要思考现实问题的时候,两个人可以单纯地因为彼此吸引而互相喜欢,开始所谓的“初恋”。
你可以这么想,但你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不管你要不要去“思考”和“直面”这种现实差异,它都客观存在——你可以仗着自己身处象牙塔而躲避一时,但你不可能一直躲避下去。



就像是易遥和齐铭,他们曾经在童年和少年时互相慰藉和陪伴,齐铭也曾是易遥“漫长时光里的无限温柔,无限温柔里的漫长时光”。
但他们终究没能躲过青春时光里这场兵荒马乱的战争。一旦要和世界作战,他们还是被冲散得溃不成军。
曾经的“青涩初恋”有多温暖,最后的分道扬镳,就有多悲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光。 发表于 2018-9-26 11:58
拍成电影了
生命不过是一场幻觉,而你是我的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晚晨。 发表于 2018-10-4 07:05
纸质书籍给人的好处是自己可以想象各种场景以及人物。
而由于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里,更容易去感受他们,以及在想象中塑造他们的样子。
虽说眼见为实,从书籍转为影视作品能让人更清楚地看到这个故事,却少了一些什么东西。
可能是阅读时候的代入感,或者是直接断了曾有过的幻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文章
编辑推荐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光。 18条评论
不语
苏轻葵 9条评论
匆匆而去
心中的日月。 8条评论

最时光陪你度过的第 天。

© 2011-2022 最时光,用所有的时光与你前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